來源于4月18日《桂林日報》
【日報記者 徐瑩波】在過去3年的新冠疫情期間,生物藥品和醫療器械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武器,相關產業迎來新的發展風口。作為全國制藥百強、中國中藥行業50強企業,近年來,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承“做中國領先的醫藥制造集團”的企業愿景,不斷深化改革,加快科技創新,堅持質量強企,積極助力我市及國內多地抗擊疫情,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快速遞增,實現了跨越式發展。據該公司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:2022年,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3.06%。

4月10日,記者來到桂林三金中藥城,在制劑車間看到,壓片、包衣、封裝、裝盒等工序均是現代化流水作業生產線,僅有少數幾名工人,多數工序是機器自動運行,少數工人雖然忙碌卻手腳麻利。
該車間一位工作人員介紹,目前,車間各工序已基本實現智能化、數字化生產,如公司從德國引進的菲特高速壓片機用于片劑生產,速度是常規沖壓片機的3倍;它通過收集壓力數據并進行動態分析,快速判斷出片重情況是否達到要求,并對微小偏差予以自動校正。在分裝工序使用的高速泡罩鋁塑分裝機,采用了業內先進的影像檢測系統,通過拍照進行檢測,然后電腦自動識別異物、缺片、粘片等異常質量情況,并進行自動剔除,可有效降低包裝質量風險等。

據悉,為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“保護漓江,發展臨桂,再造一個新桂林”的部署,黨的十八大以來,桂林三金全面實施中藥城建設項目。該項目被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,總投資近30億元,分三期進行建設。其中,一期投資約10億元,陸續完成了主制劑車間、提取車間、前處理車間、倉庫的建設,于2014年通過了(中藥城)一期GMP認證,目前已完成整體搬遷。
桂林三金有關負責人表示,中藥城一期項目自投入使用以來,通過引進一批業內先進生產設備,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,并減少了人工成本,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。

與此同時,桂林三金還以建設中藥城為契機,盡量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廠房,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工藝技術,淘汰落后設備,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,實現工廠綠色發展。如投資1824萬元建設2.4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,全部選擇中藥城的閑置屋面進行建設安裝,既可讓企業使用清潔能源,實現節能減排目標,也充分利用了閑置的建筑空間。該公司還榮獲廣西綠色工廠稱號。
該負責人表示,公司將堅持“以中藥制藥為核心、為根基的醫藥產業為主體,以生物制藥為重點的生物技術產業與大健康產業為兩翼,相關產業為輔”的“一體兩翼”發展戰略;繼續堅持以營銷為龍頭,以技術創新為動力,強化夯實管理基礎,努力打造“百億三金”,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,助力桂林做強生物醫藥產業鏈,加快實現產業振興。